搜索
展开更多

罐头自动蒸汽灭菌设备工作原理:如何实现121℃高效杀菌?

2025-05-15 15:04

罐头自动蒸汽灭菌设备通过高压湿热灭菌原理实现高效杀菌,核心是利用蒸汽的高温潜热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、核酸等关键结构,达到商业无菌标准。

蒸汽过热器 (3).jpg


以下是其实现121℃高效杀菌的详细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要点:

一、基本原理:高压湿热灭菌的优势

1.温度与压力的关系
在常压下,水的沸点为100℃,无法达到 121℃。灭菌设备通过密封腔体+ 蒸汽输入形成高压环境,使蒸汽温度随压力升高而提升。例如:

(1)当压力达到0.1MPa时,蒸汽温度可达121℃,这是杀灭耐热芽孢菌(如肉毒梭菌)的临界温度。

(2)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效率更高,因蒸汽冷凝时释放大量潜热,能快速穿透包装和食品内部,使微生物蛋白凝固变性。

2.杀菌对象与时间

(1)主要目标:杀灭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)和耐热芽孢菌(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)。

(2)典型工艺:121℃维持15~30 分钟(具体时间取决于罐头体积、内容物导热性和初始菌含量),确保达到F₀值≥8(标准杀菌强度)。

二、设备组成与关键系统

1. 灭菌腔体(灭菌锅)

(1)密封压力容器:采用不锈钢材质,耐受高压,内部可容纳多层托盘或笼车装载罐头。

(2)蒸汽分布装置:顶部或侧面设有蒸汽进口,底部有排水口,配合循环风扇或导流板,确保蒸汽均匀充满腔体,避免“冷点”。

2. 蒸汽发生与控制系统

(1)蒸汽源:通过锅炉产生饱和蒸汽,经管道输送至灭菌锅。

(2)温度控制

腔体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,反馈至PLC 或 DCS 控制系统。

系统自动调节蒸汽进气阀开度,维持温度稳定在±0.5℃范围内。

(3)压力控制

当蒸汽通入腔体,压力随温度上升而升高,通过压力传感器+ 泄压阀双重保护,防止超压

在冷却阶段,通过压缩空气补气维持腔体内压力(反压冷却),避免罐头因内外压差变形(尤其适用于玻璃瓶或软包装)。

3.循环与排水系统

强制循环:部分设备配备风扇或搅拌装置,推动蒸汽流动,缩短升温时间并均匀温度场。

冷凝水排放:腔体底部设疏水阀,持续排出冷凝水,防止积水降低灭菌效率(冷凝水过多会形成“低温区”)。

4.冷却系统

(1)阶段式冷却

蒸汽减压:灭菌结束后,关闭蒸汽阀,缓慢释放蒸汽降低压力至接近常压。

反压水冷却:通入冷却水,同时通入压缩空气维持腔内压力,避免罐头吸瘪或破裂。

常压冷却:压力降至常压后,直接用水喷淋或浸泡冷却至室温

三、关键工艺步骤与控制要点

1.预热阶段

(1)向灭菌锅内通入少量蒸汽,排出冷空气(冷空气会降低蒸汽穿透效率),同时预热罐头至50~70℃(减少温差冲击)。

(2)排净冷空气:通过“三次脉冲式排气” 或持续排气 5~10 分钟,确保腔体中蒸汽纯度≥95%。

2.升温升压阶段

(1)全开蒸汽阀,快速升温至121℃,同时压力升至 0.1MPa。

(2)升温速率控制:避免升温过快导致罐头内容物膨胀剧烈,影响密封性能。

3.保温灭菌阶段

(1)维持121℃±0.5℃和对应压力,持续设定时间(如 20 分钟)。

(2)实时监控:通过记录仪或工控软件绘制“温度 - 时间” 曲线,确保工艺参数无波动。

4.冷却阶段

(1)逐步冷却:停止蒸汽供应,缓慢排出蒸汽或注入冷却水(避免罐头因压力骤降变形)。

(2)干燥阶段:部分设备引入真空干燥,减少罐头表面水分,防止二次污染。

5.安全与效率优化设计

(1)空气排除系统:如真空泵或蒸汽脉冲,确保纯蒸汽环境。

(2)旋转机构:部分设备配备旋转架,促进罐头受热均匀。

(3)能源回收:余热再利用系统降低能耗,提升效率。

四、应用场景与设备类型

1.适用罐头类型:金属罐、玻璃瓶、软罐头(如铝箔袋),广泛用于肉类、水产、果蔬等食品杀菌。

2.设备类型

(1)间歇式灭菌锅:适合中小批量生产,分立式和卧式。

(2)连续式灭菌线:如螺旋式灭菌机,通过链条传动实现罐头连续进出,适合大规模生产,效率更高。

五、为何选择121℃?

1.平衡效率与安全121℃是杀灭绝大多数耐热孢子(如肉毒杆菌)的最低有效温度,同时避免过高温度破坏食品营养与口感。

2.工业标准:该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力可控,设备设计成熟,符合FDA等食品安全法规。

总结

罐头自动蒸汽灭菌设备通过精确控制高压蒸汽的温度、压力及作用时间,结合均匀加热与自动化系统,确保121℃高效杀菌。其核心在于科学的热力灭菌动力学与工程设计的协同,保障食品安全同时优化生产效率。


开拓创新,立足市场求发展;优质高效,用心服务为用户